华西教授回应回家过节帮乡亲看病 别让苛责给善心施压

近日,10月4日,医院教授回家过节帮乡亲看病登上了热搜,次日,视频中的主人公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的主任医师廖正银教授告诉记者:这都是小事。

据说,廖正银每一次回乡,都会有很多乡邻慕名而来求诊,他都是免费给大家看。尽管从视频拍摄的内容来看,这样的问诊,不管是从场景,还是从医患关系上,都是非正式的,但它却恰恰让人看到了理想中的医者模样。

作为华西医院的主任医师,廖正银的专业能力显然毋庸置疑。不过,他真正打动人的或许是向有求于自己的乡邻所展示出的医者态度。拍摄者称:“他特别和蔼可亲,每次都给我讲得特别细,不怕花时间,而且都能讲到点子上……”这或是比“华西医生”的头衔,更让乡邻信任的原因所在。

当然,我们也没必要将廖正银之于乡邻的态度,与一些患者平时在医院的问诊体验对立起来。毕竟,廖正银这样在家乡为乡邻“不怕花时间”的“问诊”,并不能以一般的“行医”来理解,用他的话说,就是“帮着看一看片子,指一指路,能帮就帮了”。

诚如廖正银所言,这些对他来说“都是小事”,但对于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患者而言,这显然是天大的事。一定程度上说,这样的做法也是在有限范围内缓解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足的难题。类似的善举被更多人看见,实际上也充当着医患关系缓冲剂的作用。

因此,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,这样的医生,这样的善行,都是多多益善。

不过,此事也引发了一些让人意外的声音。

比如,有网友认为,“应该违法了,他的执业地点在医院”“非法行医了解一下”“像这点小事就不应该上新闻”……这样的声音看似“理中客”,实际是一种苛责。要知道,廖正银为前来求助的乡邻“看一看片子,指一指路”,都是“免费”的。

与其说是行医,不如说是基于熟人社会的一种互帮互助。这种情况下,动辄扣上一个“非法行医”的大帽,既不符合事实,也为善行善心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。

谈到医德,很多人都知道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: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在很大程度上说,廖正银免费给乡邻看病的做法,更多是一种帮助和安慰。

在这样的医者仁心面前,公众多些理解,不吝于褒奖,少一些苛责,也是对于医者的慰藉。当医生和患者都能够获得彼此的正向反馈,医患关系也就必然会更加健康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